:::
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ū |
解釋:
參見「蛐蛐兒」、「蛐蟺」等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蛐蟺」:蚯蚓之別名。環節動物門貧毛綱。體圓而細長,環節很多,鑽土成穴,藉使土壤疏鬆而有益於農事。《玉篇.虫部》:「蛐,蛐蟮。」《集韻.入聲.燭韻》:「蛐,蟲名,蚓也。」亦稱為「地龍」、「土龍」、「曲蟺」、「蜿蟺」。 2. 「蛐蛐兒」:蟋蟀之別名。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體型圓長,為黑褐色,觸角細長,後肢長大,善於跳躍。雄蟲翅上有發聲器,可以兩翅摩擦而發聲。性好鬥,怕光,棲身於土中或石礫下,以植物為食,有害農作。亦稱為「懶婦」、「趨趨」、「促織」、「吟蛩」、「王孫」。 |
|
注音: | ㄑㄩ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蛐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