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古蟾蜍 - 教育百科
盤 | |
古 | |
蟾 | |
蜍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盤古蟾蜍為台灣特有種,普遍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到3000公尺的山區,但是500~1000公尺的山區分佈數量較多,棲息於開墾地、混生林及闊葉林,在果園、溪邊、路邊或蟲比較多的地方,常可發現。成蛙及其蝌蚪有毒。 |
|
知識 1: 鈍圓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盤古蟾蜍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兩棲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蟾蜍科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中文綱名: | 兩生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亞綱名: | LISSAMPHIBIA |
拉丁科名: | BUFON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兩棲類 |
拉丁亞目名: | ACOSMANURA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台灣特有 |
中文亞目名: | 汎無尾亞目 |
中文目名: | 無尾目 |
拉丁目名: | ANURA |
中文亞綱名: | 平滑兩生亞綱 |
拉丁綱名: | AMPHIBI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盤古蟾蜍 |
英文名: | Bufo bankorensis |
描述: 盤古蟾蜍個體之間的體型差異很大,從6公分到20公分,雌蟾明顯地比雄蟾大很多。牠們身體背部的顏色及花紋也變化多端,體色有紅色、褐色或黑褐色;花紋則有些個體在體側有黑色縱紋,有些有黃色背中線,有些則素素淨淨、沒有任何斑紋。但不論如何多變,牠們的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疣,眼後還有一對大型突出的耳後腺。盤古蟾蜍的耳後腺和疣都能分泌毒液,但這完全是為了防禦,除非是受到很大的刺激,否則牠們不會分泌毒液。牠們分泌毒液的目的是在警告其他動物:「我有毒,以後不要再惹我了」。但蟾蜍去皮和內臟之後,肉是沒有毒的。繁殖期從9月到隔年3月,尤其秋季經常可以見到水池、溪流中到處都是泡在水中的盤古蟾蜍,牠們在此求偶、產卵進行繁殖,雄蟾不會主動發出叫聲吸引雌蟾,而是一起聚集到水域,由雄蟾主動追求雌蟾。因此雄蟾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經常出現多隻雄蟾爭先恐後抱一隻雌蟾的現象,有時也會出現雄蟾誤抱雄蟾的情況,此時被錯抱的雄蟾會發出「勾、勾、勾」的釋放叫聲。卵串呈長條形,卵粒黑色,位於雙排的長型卵串中,約80公分,一次可產四千顆以上的卵粒。蝌蚪黑色有毒,常聚集成一大群。 |
|
分布: 盤古蟾蜍廣泛地分佈於台灣全島各地,從龜山島、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牠們的蹤跡。 |
|
作者: | 楊懿如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