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琶 - 教育百科
琶 |
|
- 部首 玉
- 部首外筆畫 8畫
- 總筆畫 12畫
- 漢語拼音 pá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琵琶:一種曲首長頸,下部平面圓背,腹廣而橢圓形的撥彈樂器。一般為四弦,可在馬上彈奏。除用於唱歌、戲曲、歌舞伴奏,也用於樂器的獨奏、伴奏、合奏。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á |
解釋:
參見「琵琶」條。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a |
解釋:
(一)之又音。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a |
解釋:
(一)之語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琵琶」:樂器名。大徐本《說文解字.珡部.新附》:「琶,琵琶也。」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不因這一曲琵琶成佳配,淚似杷推嶮添滿潯陽半江水。」《金瓶梅》第四四回:「當下四個喝的,李桂姐彈琵琶,吳銀兒彈箏,韓玉釧撥阮,董嬌兒打著緊急鼓子,一遞一個唱十段錦、二十八半截兒。」亦作「鼙婆」、「枇杷」。 2.彈奏琵琶之指法。《集韻.平聲.麻韻》:「琶,《釋名》:『琵琶,樂器。胡中馬上所鼓,推手為琵,卻手為琶,因以為名。』」《太平廣記.卷二○五.漢中王瑀》:「漢中王瑀見康崑崙彈琵琶,云:『琵聲多,琶聲少。亦未可彈五十四絃大絃也。自下而上謂之琵。自上而下謂之琶。』」《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怎的推手向外為琵,合手向內為琶。」 |
|
注音: | ㄆㄚ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琶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