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統計假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atistical Hypothesis
作者: 張子超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假說有研究假說(research hypothesis)和統計假說之分。在實驗研究或調查之前,研究者都要對他所研究的問題提出研究假說,然後進行實驗研究或調查,以考驗此項假說之真實性的程度。這種假說通常是研究者根據他的觀察和理論對該一問題所作的邏輯的猜測,並以陳述句的方式表示出來。這種假說就是研究假說,有時也叫做科學假說。研究假說或科學假說是一個暫時性(試用性)的理論(tentative theory)。研究假說必須具有清晰不含混,不含價值判斷的成分,所測試的對象必須指定清楚,必須有可行的方法來測試等特質。如果把研究假說,再用數量或統計學用詞等的陳述句加以表達,並對未知的母數的性質做有關的陳述,便是統計假說。
  統計假說包括虛無假說(null hypothesis)與對立假說(alternative hypothesis)二者。對立假說就是研究學者所提出來想驗證的研究假說,而虛無假說是與對立假說完全對立的研究假說。虛無假說以H0表示,而對立假說則以H1表示。在推論統計學的應用上,我們並不直接去證明研究所提出的對立假說,而是沿用統計學家費舍(S.R. Fisher)的方法,先提出一個與對立假說意見完全相反的假說,即虛無假說,再針對這個虛無假說作測試,以否定它的真實性,來證明對立假說的可被接受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統計假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