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性的獎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rziehungslob, Educational Reward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習慣的形成是本身條件的增強,其中教育目標的增強要經過安排,因此獎賞是教育手段之一,即在所遇到的情境中,用來衡量是否達到所期望的目標。因而兒童的行為表現成敗與否,往往透過獎賞或懲罰去報償。獎賞在教育過程中用得很多。
  德國教育家蓋斯勒(Erich Geissler)認為:獎賞的教育意義,是一種確認的形式。人們的行為都希望獲得普遍的確認,尤其是兒童。因此獎賞成了教育的有效手段。人在社會、家庭或學校中,其行為必須獲得別人的確認,所以獎賞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種重要手段。為了使兒童的態度受到良好的影響,鼓勵其行為有良好的表現、能力能發展出來、自我意識能增強,能與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能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父母與教師應多採用獎賞的方式。
  在教育過程中,獎賞比懲罰有效。因此教育的實施應多用獎賞,少用懲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性的獎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