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隔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ㄜㄉㄨㄢˋㄗㄨˇㄙㄜˋㄖㄨˊ:「ㄗㄨˇㄍㄜˊ」、「ㄈㄣㄍㄜˊ」、「ㄐㄧㄢˋㄍㄜˊ」。
  2. ㄐㄩˋㄌㄧˊㄖㄨˊ:「ㄒㄧㄤㄍㄜˊㄑㄧㄢㄌㄧˇ」、「ㄒㄧㄠˇㄇㄧㄥˊㄏㄢˋㄒㄧㄠˇㄏㄨㄚˊ˙ㄉㄜㄗㄨㄛˋㄨㄟˋㄍㄜˊ˙ㄌㄜㄙㄢ˙ㄍㄜㄓㄨㄛ˙ㄗㄩㄢˇ。」
  3. 使ㄕˇㄈㄣㄌㄧˊ使ㄕˇㄧㄡˇㄓㄤˋㄞˋㄖㄨˊ:「ㄍㄜˊㄌㄧˊ」、「ㄍㄜˊㄎㄞ」、「ㄍㄜˊㄐㄧㄢ」。
  4. ㄐㄧㄥㄍㄨㄛˋㄖㄨˊ:「ㄍㄜˊㄖˋ」、「ㄍㄜˊ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分開、阻絕。
    【例】阻隔、分隔、隔離
  2. 距離、相間。
    【例】相隔千里、事隔多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遮斷、阻塞。《說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如:「阻隔」、「分隔」。《後漢書.卷三三.鄭弘傳》:「帝問知其故,遂聽置雲母屏風,分隔其閒。」
2.距離、間隔。如:「相隔千里」、「隔兩天再說吧!」。《新唐書.卷一.高祖本紀》:「今江都隔遠,後期奈何?」唐.李商隱〈無題〉詩:「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3.改變、變異。《續漢書志.第二三.郡國志五》贊曰:「稱號遷隔,封割糾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e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阻隔。
  2. [[動] ] 間隔、距離。
  3. [[動] ] 分離。
  4. [[動] ] 間隔,指時間。
音讀: k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遮斷、阻塞。如:「阻隔」。《說文解字.阜部》:「隔,障也。」《後漢書.卷三三.朱馮虞鄭周列傳.鄭弘》:「帝問知其故,遂聽置雲母屏風,分隔其閒。」《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凝淚而望,卻被一樹林隔斷。」

2. 指空間或時間之距離。《新唐書.卷一.高祖本紀》:「今江都隔遠,後期奈何?」《老殘遊記》第一回:「相隔不過一點鐘之久,那船來得業已甚近。」

3. 改變、變異。《續漢書志.第二三.郡國志五》:「稱號遷隔,封割糾紛。」

注音: ㄍ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