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傳染途徑 - 教育百科
ˊ
ˇ
ˊ
ˋ
  • 漢語拼音 chuán rǎn tú jì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án rǎn tú jìng
解釋:
傳染原傳給宿主的方式。可分為直接傳染和間接傳染。也稱為「傳染方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傳染途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ute of Transmiss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病原體由傳染源排出後侵入另一易感有機體所經過的途徑。傳播途徑可以有各種方式;經過空氣者如感冒病毒或結核桿菌經由飛沫傳染;粉塵,有機溶劑也是經過空氣漂浮或擴散;也有經過水、糞便、或土壤被食入者,例如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傳染途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