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金屬成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tal forming
作者: 陳復國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金屬成形係將形狀簡單之金屬素材,例如:圓捧成薄板等,利用沖床(press)或其它動力,使其在模具之間產生塑性變形而得到產品形狀的一種製選方法。
  在成形過程中,產品形狀主要是由模具中之模穴形狀來決定,但其他製程參數,例如:素材之材料性質,素材與模具間的摩擦係數等,亦會影響產品之最終尺寸。對於形狀較複雜之產品,通常無法由單一工程將之成形,而必需採用多工程循序漸近地將產品完成。
  依素材幾何形狀之不同,金屬成形可分為板金成形(sheet-metal forming)與整體成形(bulk-metal forming)兩大類。前者是以薄板為素材,其成形製程包括了引伸(drawing)、彎曲(bending)等。而整體成形則是以非薄板類之金屬材料為素材,例如:金屬板塊與圓棒等。屬於此類成形製程的有:鍛選(forgng),輥壓(rolling)與擠製(extrusion)等。
  在成形過程中,如需將金屬加熱至再結晶溫度以上之製程,稱之為熱間成形(hot forming);而在再結晶溫度以下成形之製程則稱為冷間成形(cold forming)。一般而言,整體成形之製程在兩種溫度範圍均有之;而板金成形之製程則大都屬於冷間成形。
  金屬成形之製程適合大量生產,故其生產成本較低,頗具經濟價值。而其應用範圍亦極廣,舉凡利用模具生產之金屬產品且其素材為固態金屬者,其製程大都屬於金屬成形之範疇,例如:
  1.飛機零件:引擎渦輪葉片,機身蒙皮,起落架等。
  2.汽、機車零件:曲柄軸,連桿,車殼等。
  3.手工具:鋤頭,鉗子,扳手等。
  4.機器設備零件:小齒輪,螺絲,螺帽等。
  5.建築材料:鋁門窗,波浪板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金屬成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