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鏘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ㄒㄧㄥˊㄖㄨㄥˊㄐㄧㄣㄕˊㄏㄨˋㄒㄧㄤㄓㄨㄤˋㄐㄧˊ˙ㄉㄜㄕㄥㄧㄣㄖㄨˊ:「ㄎㄥㄑㄧㄤ」、「ㄉㄨㄥㄉㄨㄥㄑㄧ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g
解釋:
  1. 金石互相撞擊的聲音。
    【例】鏗鏘、鏘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g
解釋:
[擬]
形容撞擊金石的聲音。如:「鼕鼕鏘鏘」。《禮記.玉藻》:「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o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擬聲詞:

1. 形容金石或玉石撞擊之聲。《禮記.玉藻》:「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南朝齊.王融〈贈族叔衛軍儉詩〉:「逶迤冕服,有鏘璁珩。」

2. 形容清脆之聲。唐.白居易〈繼之尚書自余病來寄遺非一又蒙覽醉吟先生傳題詩以美之今以此篇用伸酬謝〉詩:「交情鄭重金相似,詩韻清鏘玉不如。」五代十國.李煜〈菩薩蠻.銅簧韻脆鏘寒竹〉詞:「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注音: ㄑㄧ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鏘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