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陝甘寧邊區第一保育院(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厥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陝甘寧邊區第一保育院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十月在延安成立。專門招收抗戰前方將士及幹部子女,為寄宿制幼兒園。初期以藍家坪托兒所為基礎,現改名為西安市第一保育院。
  抗戰時期,該保育院為培養兒童之優良質素,教育目標亦為抗戰方針服務。民國三十二年(1943)提出之教育目標為:增進兒童身心健康和快樂,培養其優良習慣和行為,使之成為抗戰建國的優良小國民。抗戰結束後,三十七年(1948)提出之教育目標變化為:鍛鍊兒童革命觀點和作風,培養兒童活潑愉快之心情,健康堅實之體格,陶冶勇敢老實之個性,增進兒童智能訓練,手腦並用,使之成為未來新中國健全的主人公。
  該保育院實行保養與教育並重之方針。教學上採取直觀教學法、比較教學法、三化教學法(故事化、遊戲化、歌曲化),倡導教育以培養兒童興趣為主。該保育院曾得毛澤東、朱德、林伯渠、徐特立等高級幹部的題詞。毛澤東題詞為:「兒童萬歲」、「好好的保育兒童」。朱德題詞為:「耐心地撫養小孩子」。林伯渠題詞:「新的戰士在孕育中」。徐特立題詞:「保證兒童身心平均發育。」
  該院於一九四六年,歷時兩年,行程數千里,遷移北京;後又遷回西安。故現定名為西安第一保育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陝甘寧邊區第一保育院(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