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韜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āo
解釋:
  1. 裝弓或刀劍的套子。
    【例】弓韜
  2. 兵法。
    【例】韜略、六韜
  3. 隱藏。
    【例】韜光養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āo
解釋:
[名]
1.劍套。《說文解字.韋部》:「韜,劍衣也。」
2.裝弓的袋子。《詩經.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櫜之」句下漢.毛亨.傳:「櫜,韜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六.毛詩音義中》:「韜,本又作弢,弓衣也。」
3.兵法。如:「韜略」、「六韜」。
[動]
隱藏。如:「韜光養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劍套。《說文解字.韋部》:「韜,劍衣也。」

2. 裝弓的袋子。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六.毛詩音義中》:「韜,本又作弢,弓衣也。」《詩經.周頌.時邁》唐.孔穎達.正義:「內弓於衣,謂之韜弓。」

3. 裝弓入袋。《詩經.周頌.時邁》唐.孔穎達.正義:「內弓於衣,謂之韜弓。」

4. 隱藏。如:「韜光養晦」。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是以聖人韜光,賢人遁世。」《隋書.卷三.煬帝紀上》:「譯靡絕時,書無虛月,韜戈偃武,天下晏如。」

5. 兵法。如:「韜略」、「六韜」。唐.楊炯〈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上略中略,奏山石之奇謀;文韜武韜,奉川璜之祕訣。」《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此人胸懷韜略,腹隱機謀。」

注音: ㄊ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