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橫斑漁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l's Fishing-Ow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cotopelia peli
形態:
為最大型的漁鴞,55~63公分,雌雄相似,但雌鳥體色較淡,全身大致橙黃色,體色及斑紋因個體差異而有差異,頭圓形無耳羽,額至喙部較突出而面盤較不明顯。身體背面密布黑褐色的細橫紋,尾羽上有寬的黑色橫帶,肩羽略具皮黃色;腹面則顏色較淺,具黑色縱紋,脅處紋路為v字型。虹膜深褐色,跗蹠以下無毛。亞成鳥體色較偏白色。
分布:
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不進行遷移,但季節生的水位變動會使得某些個體必須移動領域或是遷至其他地區。
生態習性:
棲息於河流或沼澤周圍的濃密森林,常於其邊緣活動。食約100~200克的魚類,也吃蛙類,蟹類及大型昆蟲,大多由枝頭上直接飛下至水面抓取獵物。多於2~4月河水高漲漁獲穩定時進行繁殖,領域不大,一夫一妻於水邊附近的樹洞中築巢,每窩產1~2顆卵,常只有一隻幼雛能存活,由雌鳥孵育,雄鳥提供食物。各地的族群狀況不同,但河川地的破壞、淤積、污染及堤防的興建為其面臨危機。
綱:
T0000000651--鳥綱(Class Aves)
目:
T0000000750--鴞形目(Order Strigiformes)
科:
T0000000752--鴟鴞科(Family Strig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橫斑漁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