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眼綠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d-eyed Vireo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Vireo olivaceus
形態:
體長約14~15公分。上喙黑色,下喙顏色較淡。頭頂灰色,眉線白色,黑色過眼線有時不明顯,虹膜紅色。背部和尾羽淺褐色。翅膀長。腹面白色。
分布:
共12亞種,分布於美洲,繁殖於加拿大以及美國的大部分地區,冬季遷徙至中美洲和南美洲,南至阿根廷北部和烏拉圭。
生態習性:
棲地為落葉林或是針闊葉混合林,河堤邊的樹林也可以見到。鳴唱聲旋律優美,節奏快,由2~3音節所組成。夏季時不容易見到,因為大多在樹冠層覓食,但是很容易聽到鳴唱聲。在夏季繁殖時有領域性,經常鳴唱,此時在樹林的頂層覓食昆蟲。相反的,秋冬季在中南美洲時不鳴唱,而且改以植物的果實或漿果為主要食物。翼羽長,有利於長途遷徙。在繁殖期的時候,雄鳥會對雌鳥展示,抖動膨脹身體的羽毛,並不時展開尾羽,雌鳥會以叫聲回應。鳥巢為杯狀,由草、條狀的樹皮和地衣組成,懸掛於樹木枝條。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綠鵑科(Family Vireon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紅眼綠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