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黑雞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eat Black-Haw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Buteogallus urubitinga
形態:
體長51~64公分,雌鳥較雄鳥大。全身暗黑色,尾羽白色,近羽緣處有條寬粗的黑帶。腿長而趾短,虹膜深褐色至紅色,蠟膜及腿暗黃色。雌雄外型相似,但雌鳥體型較大,亞成鳥全身深褐色,頭上皮黃色或肉桂色,腹面有斑紋。
分布:
共2亞種,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由墨西哥北部至阿根廷南端,本種為留鳥。
生態習性:
常在水邊活動,從熱帶雨林到乾草原,疏林、廢棄的牧場均有出現。以鼠類、鳥類、魚類、兩棲類及腐肉為食,有時也吃果實及鳥蛋等,修長的腳有利於其由淺水中抓取食物。大多於雨季進行繁殖,產1~2顆卵,40天孵化,但通常有只有一隻存活。廣布於各類棲地且對人類的開發活動適應力強,沒有任何生存上威脅。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科:
鷺鷹科(Family Accipite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黑雞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