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龐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ˋㄉㄚˋ˙ㄉㄜㄖㄨˊ:「ㄆㄤˊㄉㄚˋ」、「ㄆㄤˊㄗㄚˊ」、「ㄆㄤˊㄖㄢˊㄉㄚˋㄨˋ」。
  2. ㄇㄧㄢˋㄇㄠˋㄌㄧㄢˇㄉㄢˋㄖㄨˊ:「ㄇㄧㄢˋㄆㄤˊ」、「ㄌㄧㄢˇㄆ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ng
解釋:
  1. 大。
    【例】龐大、龐雜
  2. 面貌、臉蛋。
    【例】面龐、臉龐
  3.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áng
解釋:
[形]
1.高大。如:「龐大」。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
2.雜亂。《舊唐書.卷一三一.列傳.李勉》:「汴州水陸所湊,邑居龐雜,號為難理。」
[名]
1.面貌、臉蛋。如:「面龐」、「臉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衣冠濟楚龐兒俊,可知道引動俺鶯鶯。」
2.姓。如戰國時魏國有龐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iā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巨大物體或身材壯碩之人的單位。
音讀: pâ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Pâng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