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比西量表〕 - 教育百科
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inet-Simon Scale]
作者: 葉重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法國教育部於一九○四年指派一個委員會,研究學業成績低落兒童,究竟是由於智能不足或是由於教育不當所造成的。該國學者比奈(A. Binet)與西蒙(T. Simon)二氏經過一年的實驗研究,於一九○五年合作編製完成世界第一套個別智力測驗,稱為〔比西量表〕。該量表包含三十個由易而漸難的試題,旨在測量兒童的判斷力,以兒童答對題目的多寡作為鑑定兒童智力的標準。
  〔比西量表〕編製完成後,經過幾次的執行,於一九○八年第一次修訂;包含五十八題,所有題目依年齡分組,從三到十三歲構成不同年齡組題目,採用心理年齡方式記分,並且以巴黎地區兒童的測驗分數建立常模,此次修訂首用心理年齡觀念,是此觀念在心理測驗上的開始。一九一一年做第二次修訂,將適用年齡加以擴大,包含由三歲至成年組,比奈不幸於當年逝世,其成就引起世界各先進國家心理學者的重視,於是紛起研究修訂,以編訂符合自己文化背景的〔比西量表〕。一九一六年美國斯丹福(Stanford)大學的學者推孟(L.M. Terman)將它修訂,更名為〔斯比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此後流傳世界各國,成為最具權威的個別智力測驗,也是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個別智力測驗。自一九一六年之後,〔斯比量表〕在美國又經一九三七年、一九六○年、一九八五年三次修訂。世界各國對此測驗的修訂,也都採用〔斯比量表〕為藍本,我國在大陸時期曾有民國十三年(1924)及二十五年兩次修訂,在臺灣也有民國五十一年(1962)、六十八年及八十年三次修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比西量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