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伸展操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retching
作者: 黃永任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伸展操是指經由一些運動與體操動作,緩慢地拉長身體各部位的肌肉、肌腱和韌帶,以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減少運動傷害,並發揮身體運動的能力。
  伸展操可分為下列四種:
  1.彈震式伸展操:是以較快的速度來伸展肌肉群,伸展過程中包括相當多的彈震動作,此種伸展操較易引起運動傷害,在訓練上比較不易被接受。
  2.被動式伸展操:其特點在於伸展的力量來自外力,在實際使用時,往往是藉助運動伙伴的體重或力量來協助伸展,因此作此伸展操時,最好選擇經常一起活動、充分了解自己柔軟性的人為佳。
  3.收縮放鬆式伸展操:在伸展前先作約五秒鐘的肌肉收縮,藉收縮肌肉來興奮高爾肌腱(Golgi Tendon),以達到放鬆肌肉的目的。此種伸展方式,肌肉受傷比率較高,因此不盡理想。
  4.靜態式伸展操:是以極慢的動作逐漸伸展,直到伸展部位適度緊繃,然後保持此一狀況約三十秒鐘。此種伸展操不易引起運動傷害,是一種比較廣被採用的伸展方式。
  作過伸展操後,可預防肌肉拉傷和痙攣,減輕肌肉酸痛,放鬆全身各部分肌肉,增加關節活動範圍,協助運動能力充分發揮。
  實際伸展時,應保持下列原則:(1)伸展肌肉、肌腱或韌帶到肢體稍感疼痛為止;(2)在伸展至稍感疼痛時,應維持此一姿勢數秒鐘;(3)還原時,放鬆並稍微活動肢體;(4)每組伸展部位反覆作三至四次的伸展。
  作伸展操以增進柔軟性時,每週可作兩次以上,每次三十分鐘,五週後即有明顯的成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伸展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