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分化教學(蘇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U.S.S.R)
作者: 鍾宜興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分化教學」乃蘇聯普通教育於一九八○年代末所提倡的教學理念;最早見於一九一八年蘇聯革命建國後的[學校共同任務的基礎原則]文獻上,強調國民皆有相同的權利接受教育,但學校卻未必需要一樣。在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間進行各項實驗研室,如道爾頓制,希望達到學校教學有所分化,以小組教學方式符合學生不同的需要。五十年代,蘇聯面臨二次大戰後與美國競爭的壓力,分化教學的理念重點不僅是在學生個別興趣與性向的滿足,更在於使學生有效率的學習,為將來的社會生產作準備。六十、七十年代則發展出不同的專業領域、學校及課程,以便學生加深學習。八十年代,則為求經濟發展,開發人力潛能,強調分化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上能配合自己的興趣與性向;符合民主需求,增加學生選課的自由;由此更培養出樂於工作的特質。因此,戈巴契夫(M. Gorbachev)於一九八八年的蘇共中央二月全會政令中,特別提出分化教學的重要,至是分化教學成為社會重建運動下教學的準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分化教學(蘇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