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器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ㄐㄩˋ˙ㄉㄜㄗㄨㄥˇㄔㄥㄖㄨˊ:「ㄅㄧㄥㄑㄧˋ」、「ㄑㄧˋㄐㄩˋ」、「ㄨˇㄑㄧˋ」、「ㄖㄨㄥˊㄑㄧˋ」、「ㄑㄧˋㄨˋ」。
  2. ㄑㄧˋㄉㄨˋㄉㄨˋㄌㄧㄤˋㄖㄨˊ:「ㄑㄧˋㄌㄧㄤˋ」、「ㄒㄧㄠˇㄑㄧˋ」。
  3. ㄘㄞˊㄋㄥˊㄖㄨˊ:「ㄑㄧˋㄓㄨㄥˋ」、「ㄑㄧˋㄕˋ」、「ㄉㄚˋㄑㄧˋㄨㄢˇㄔㄥˊ」。
  4. ㄕㄥㄨˋㄊㄧˇㄓㄨㄥㄈㄨˋㄗㄜˊㄇㄡˇㄓㄨㄥˇㄉㄨˊㄌㄧˋㄐㄧㄋㄥˊ˙ㄉㄜㄗㄨˇㄖㄨˊ:「ㄑㄧˋㄍㄨㄢ」、「ㄏㄨㄒㄧㄑㄧˋ」、「ㄕㄥㄓˊㄑ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用具的總稱。
    【例】陶器、容器、兵器
  2. 度量、胸懷。
    【例】器度、器量、器宇
  3. 才能、能力。
    【例】大器晚成
  4. 重視、看重。
    【例】器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用具的總稱。如:「陶器」、「容器」、「兵器」、「投鼠忌器」。《易經.繫辭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度量、胸懷。如:「器度寬廣」、「器量弘深」。《論語.八佾》:「管仲之器小哉?」
3.才能、能力。如:「大器晚成」。《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
4.器官。如:「生殖器」。
5.姓。如商代有器氏尊。
[動]
重視、看重。如:「器重」。《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自在樞機,謝遣門人,拒絕知友,唯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ì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用具。
  2. [[名] ] 動植物體內分掌各種生理機能的部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