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殘響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verberation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殘響是指在一個房間(演奏廳)中,當音源停止(消失)後,短暫殘存的聲響。殘響時間長度的測量標準是以音壓(Sound Pressure Level)降至原先強度的1/1,000,000所需的時間為準,亦即是原先音量降低60dB(分貝)所需的時間。
  所有的房間都會有殘響的存在,但殘響持續的時間長短會因房間的大小、形狀、高度而有所不同。一個音響聆聽室或演奏廳的好壞,常取決於其殘響的時間長短以及直接聲(Direct Sound)與殘響間的比率。在一個房間中,聽眾所聽到的均是音源所產生的直接聲與房間所產生殘響的混合聲音。其中殘響是擴散(Diffused)的,無方向性,而直接聲可以明確辨明其方向。距離音源愈遠,直接聲愈弱,而相對的殘響愈強。直到某一特定距離,直接聲與殘響的強度會相當,較不易分辨二者。
  以演講為主要目的的場所,太多(延續太長)的殘響會影響聆聽效果。但是因為一般的場所均有某種程度的殘響存在,無(或極短)殘響的錄音室錄音反而會顯得不自然。因此無論是口語或音樂的錄音均會在直接聲之外,收錄或創造一點殘響,以期營造出有環音聲(Ambience)存在的臨場感。
  殘響的觀念常與迴音(Echo)相混淆,而實際上二者是極端相異的觀念。首先,殘響是在密閉空間內來自四面八方的短距離擴散性聲音,而迴音是開放或半開放空間中來自單方向的遠距離反射聲音。其次,殘響是直接音停止後短時間內殘存的聲響,而迴音至少產生於直接音停止的50微秒(Milliseconds)以後。此外,迴音產生時的音量遠大於該時間殘響的強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殘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