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環音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mbience
作者: 王健華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環音聲或稱環境聲是音響主體周圍所產生的各種聲響。這些聲響包括殘響(Reverberation)、回音(Echos)、背景雜音(Background Noise)等等。環音聲不一定會對音樂本身的品質產生不良的影響,有時反而是對周遭環境的必要說明,並幫助提供適當的現場氣氛。例如在絕大部分的音樂錄音過程中,相當程度的環音聲會伴隨音樂被記錄下來,而在重播的時候,能適度的描述現場的環境與氣氛,使音樂具有臨場感。因為在單一形態(Single Modolity)的聲音重播過程中,沒有影像可以清楚地描繪環境,環音聲即成為描述現場狀況與維持音響品質的重要因素。
  優良的錄音技術與良好的重播系統是忠實重現各種環音聲的必要條件。這是因為環音聲的音量通常要比音樂本身小得多,不良的錄音與重播系統很可能會將微小的環音聲犧牲掉。此時音樂主體雖然很乾淨,但是卻缺乏了臨場感。
  然而,即使有上乘的錄音與重播系統,能夠重現環音聲的程度依然有限。二聲道(Stereo)的音響能表現相對於聆聽者上、下、左、右與前面的環音聲,但是對於聆聽者後方的空間則幾乎無法描述。四聲道與環繞音效的設計,基本上就是要解決二聲道立體音響無法表現後方環音聲的問題,但是因為來自不同方向的環音聲會相互干擾,錄音時很難將所有的環音聲完整紀錄,因此無論是前述何種系統,都還離理想狀況的忠實呈現來自四面八方的環音聲,有著相當的距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環音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