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確定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ertainty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哲學領域中,確定性包含兩個意思:一是確定無疑,一是真實無誤。
  「確定性」和「真理」有密切的關係;很多哲學家認為,只有三類的陳述句具有完全的確定性:一是邏輯的律則,如「甲等於甲」(A=A)或「甲不等於非甲」(A≠-A);二是應用下定義的方式所產生的命題,如「2+2=4」、「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類命題之有完全確定性,或完全為真,在於其主詞的意義已包含了受詞的意義,這種關係全是規定的結果;三是有關個人切身經驗的陳述句 ,如:「我被刀刺傷了,很痛!」,這類的陳述句表示當事人即刻的經驗,不容別人懷疑。
  許多哲學家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有關自然界事物或社會現象的陳述句並沒有完全的確定性,因為這類的陳述句都是經由人們觀察與歸納而來;一則觀察可能有誤,再則這樣的陳述並不能由經驗保證其永遠為真。
  極端的懷疑論認為,無論何種陳述句都不可能有完全的確定性。但極端的懷疑論是否能夠成立卻大有問題,因為應用這個說法,對「懷疑」也是要加以懷疑的,「懷疑」本身也就沒有確定性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確定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