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衛生掩埋 - 教育百科
ˋ
ˇ
ˊ
wèi shēng yǎn má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i shēng yǎn mái
解釋:
將垃圾收集後,倒入低窪掩埋地點,再予覆土壓實,以防臭氣、蒼蠅及鼠類滋生的垃圾處理法,稱為「衛生掩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衛生掩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anitary Landfill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將一般廢棄物或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於以不透水材質或低滲水性土壤所構築,並設有滲出水、廢氣收集或處理設施及地下水監測裝置之掩埋處理方式。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學會之定義,衛生掩埋係指一種不產生公害,或對公眾健康及安全不造成危害的廢棄物處置法。此法使用工程原理將廢棄物侷限於最小的區域之內,使廢棄物儘可能減量,並於每日廢棄物傾倒處理完畢之後,再其上覆一層土壤,必要時則增加覆土之次數。故由定義可知,衛生掩埋作業基本上可包括:(l)壓實—使垃圾體積減至最小。(2)侷限—將垃圾侷限於一最小區域內,有計畫地堆埋垃圾。(3)覆土—可防止垃圾飛散流失、病媒滋生、控制地面水之入滲與氣體之移動,防火,提供車輛道路,促進垃圾之分解,配合最終土地利用,並可分為即日覆土、中間覆土及最終覆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衛生掩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