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郎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ㄧˋ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lá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ㄟˋㄋㄧㄢˊㄑㄧㄥㄋㄢˊㄋㄩˇ˙ㄉㄜㄔㄥㄏㄨㄖㄨˊ:「ㄋㄩˇㄌㄤˊ」、「ㄕㄠˋㄋㄧㄢˊㄌㄤˊ」、「ㄐㄧㄤㄌㄤˊㄘㄞˊㄐㄧㄣˋ」。
  2. ㄋㄩˇㄗˇㄉㄨㄟˋㄓㄤˋㄈㄨㄏㄨㄛˋㄑㄧㄥˊㄖㄣˊ˙ㄉㄜㄔㄥㄏㄨㄖㄨˊ:「ㄌㄤˊㄐㄩㄣ」、「ㄌㄤˊㄒㄧㄣㄙˋㄊㄧㄝˇ」。
  3. ㄍㄨˇㄉㄞˋ˙ㄉㄜㄍㄨㄢㄇㄧㄥˊㄖㄨˊ:「ㄕˋㄌㄤˊ」、「ㄕㄤˋㄕㄨㄌㄤˊ」、「ㄩㄢˊㄨㄞˋㄌㄤˊ」。
  4. ㄌㄤˊㄓㄨㄥ:①ㄍㄨˇㄉㄞˋ˙ㄉㄜㄍㄨㄢㄇㄧㄥˊ。②ㄐㄧㄡˋㄕˊㄉㄨㄟˋㄕㄥ˙ㄉㄜㄔㄥㄏㄨ。③ㄓˇㄧˇㄓㄚˋㄉㄨˇㄕㄡˇㄈㄚˇㄆㄧㄢˋㄑㄩˇㄑㄧㄢˊㄘㄞˊ˙ㄉㄜㄖㄣˊㄖㄨˊ:「ㄊㄚㄗㄞˋㄉㄨˇㄔㄤˇㄌㄧˇㄩˋㄉㄠˋㄌㄤˊㄓㄨㄥㄐㄧㄝˊㄍㄨㄛˇㄕㄨㄉㄧㄠˋ˙ㄌㄜㄙㄨㄛˇㄧㄡˇㄐㄧㄚㄔ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ng
解釋:
  1. 古時的官名。
    【例】侍郎、尚書郎
  2. 對男子的美稱。
    【例】潘郎、周郎、少年郎
  3. 婦女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
    【例】郎有情,妹有意。
  4. 女子亦稱為「郎」。
    【例】女郎
  5.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ng
解釋:
[名]
1.秦漢時起,官多稱為「郎」。如:「侍郎」、「尚書郎」。《漢書.卷六八.霍光傳》:「時年十餘歲,任光為郎。」
2.對男子的美稱。如:「周郎」、「少年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家諸郎,亦皆可嘉。」唐.李白〈橫江詞〉六首之五:「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行。」
3.婦女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如:「郎有情,妹有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生縱不得與郗郎同室,死寧不同穴!」唐.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4.僕役對主人的稱呼。《新唐書.卷一二四.宋璟傳》:「君非其家奴,何郎之云?」
5.女子也稱為「郎」。如:「女郎」。
6.姓。如漢代有郎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ô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特指丈夫。
  2. [[名] ] 稱呼男子。
  3. [[名] ] 對別人兒子的尊稱。
音讀: la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n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