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飛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ㄈㄟ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fēi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ㄋㄧㄠˇㄌㄟˋㄎㄨㄣㄔㄨㄥˊㄏㄨㄛˋㄏㄤˊㄎㄨㄥㄑㄧˋㄗㄞˋㄎㄨㄥㄓㄨㄥㄧˊㄉㄨㄥˋㄖㄨˊ:「ㄈㄟㄒㄧㄥˊ」、「ㄈㄟㄒㄧㄤˊ」。
  2. ㄏㄨㄟˋㄈㄟㄒㄧㄥˊ˙ㄉㄜㄖㄨˊ:「ㄈㄟㄋㄧㄠˇ」、「ㄈㄟㄔㄨㄥˊ」、「ㄈㄟㄐㄧ」。
  3. ㄙㄨˋㄉㄨˋㄎㄨㄞˋㄖㄨˊ:「ㄈㄟㄙㄨˋ」、「ㄈㄟㄎㄨㄞˋ」、「ㄈㄟㄅㄣ」、「ㄈㄟㄩㄝˋ」。
  4. ㄆㄧㄠㄙㄨㄥˋㄖㄨˊ:「ㄔㄨㄣㄔㄥˊㄨˊㄔㄨˋㄅㄨˋㄈㄟㄏㄨㄚ。」
  5. ㄙㄨㄟˊㄈㄥㄆㄧㄠㄧㄤˊ˙ㄉㄜㄖㄨˊ:「ㄈㄟㄒㄩˋ」、「ㄈㄟㄒㄩㄝ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i
解釋:
  1. 鳥類、昆蟲類或航空器騰行於空中。
    【例】飛行、振翅高飛 ◎
  2. 飄揚。
    【例】雪花紛飛、飛沙走石、春城無處不飛花
  3. 疾速的。
    【例】飛瀑、飛奔
  4. 沒有根據的。
    【例】飛語
  5. 意料之外的。
    【例】飛來橫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i
解釋:
[動]
1.鳥類及昆蟲類或航空機械騰行於空中。如:「飛行」、「飛航」。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詩:「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2.飄揚。唐.杜甫〈寒食〉詩:「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唐.韓翃〈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城東風御柳斜。」
3.散發。《文選.江淹.別賦》:「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
[形]
1.疾速。如:「飛瀑」。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高入空中的。南朝梁.張正見〈臨高臺〉詩:「飛棟臨黃鶴,高窗度白雲。」
3.沒有根據的。參見「飛語」條。
4.意料之外的。參見「飛禍」條。
[副]
疾速的。如:「飛奔」、「飛逝」。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在空中行動。
音讀: pue/pe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鳥蟲利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
  2. [[動] ] 結束、告吹。
  3. [[動] ] 特指飛機的航行。
  4. [[形] ] 不穩定、無法控制的。
音讀: hue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