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沙灘排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ach Volleyball
作者: 林玉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沙灘排球顧名思義是在沙灘上打排球,其比賽方法源於排球,場地和基本規則都和排球一樣。沙灘排球源自美國,大約一九三○年代,在美國加州的聖摩尼卡海灘上,經常出現一些人,在沙灘上進行排球遊戲,兩邊的人數,依當時在場的人數而定,這就是後來風靡世界各地的沙灘排球的雛形。
  一九八七年,第一屆沙灘排球在巴西的里約舉行,這次比賽將沙灘排球推向國際體壇;一九九二年,巴塞隆納奧運,沙灘排球被列為奧運的表演項目,沙灘排球發展到高峰,今日沙灘排球已成為夏日海灘常見的一項運動。
  沙灘排球,由於在柔軟的沙地上打球,因此球員可「奮不顧身」的飛身或跳躍擊球。因具休閒和娛樂的本質,故在服裝上並沒有規定,泳衣、海灘褲、帽子、黑鏡等五彩繽紛的裝扮,皆可成為沙灘排球的比賽服裝。在球具上,正式比賽時所用的球和一般排球比賽的使用球是不一樣的,沙灘排球的比賽球,是具有防水功能的排球,即使沾到水也不會滑手。
  沙灘排球的比賽場地和基本規則和排球比賽規則是一樣的。場地為長十八公尺、寬九公尺的長方形,中間架有一網,但沙灘排球場地沒有攻擊線和中線。比賽仍為每局先得十五分者獲勝。在比賽人數上,正式的國際沙灘排球比賽採二人制比賽,比賽中不能換人,因此沙灘排球選手,須是一全能球員,不論發球、舉球、扣球、攔網等動作皆需熟練。此外,球員的默契及能力的互補,皆是決勝的關鍵。沙灘排球的比賽勝負,取決於選手的個人技術、耐力和兩人默契的極端發揮,是一項技術、耐力和默契考驗的比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沙灘排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