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撞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ㄆㄥˋㄔㄨˋㄖㄨˊ:「ㄆㄥˋㄓㄨㄤˋ」、「ㄓㄨㄤˋㄔㄜ」、「ㄒㄧㄤㄓㄨㄤˋ」。
  2. ㄐㄧˊㄉㄚˇㄖㄨˊ:「ㄓㄨㄤˋㄓㄨㄥ」、「ㄓㄨㄤˋㄑㄧㄡˊ」。
  3. ㄒㄧㄥˊㄨㄟˊㄘㄨㄧㄝˇㄖㄨˊ:「ㄇㄤˇㄓㄨㄤˋ」、「ㄏㄥˊㄔㄨㄥㄓˊㄓㄨㄤˋ」。
  4. ㄆㄥˋㄑㄧㄠˇㄖㄨˊ:「ㄓㄨㄤˋㄐㄧㄢˋ」、「ㄐㄧㄢˇㄖˋㄅㄨˋㄖㄨˊㄓㄨㄤˋㄖˋ」。
  5. ㄔㄨㄥㄊㄨˊㄖㄨˊ:「ㄓㄨㄤˋㄑㄧˊ」、「ㄉㄧㄥˇㄓㄨ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撞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àng
解釋:
  1. 敲打。
    【例】撞鐘
  2. 行進間猛然碰觸某物體。
    【例】撞車、衝撞、撞傷 ◎
  3. 碰巧遇上。
    【例】撞見、擇期不如撞期
  4. 衝突。
    【例】頂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àng
解釋:
[動]
1.敲打。如:「撞鐘」。
2.碰擊。如:「撞車」、「撞傷」、「相撞」。
3.爭執、起衝突。如:「那兩人一言不和,便衝撞起來了。」
4.碰巧遇到。如:「撞見」、「擇期不如撞期」。元.喬吉《金錢記》第二折:「我待要趕時,不想撞著哥哥賀知章。」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áng
解釋:
(一)之讀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ō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碰擊、擊打。
  2. [[動] ] 刺破、擊破。
同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語音)ㄓㄨㄤˋ

1. 敲打。如:「撞鐘」。漢.班固〈東都賦〉:「然後撞鐘告罷,百寮遂退。」《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千句話併一句話說,我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要不像從前那位老中堂,擺在面上被人家罵什麼賣國賊,我就得了。」

2. 碰擊。如:「撞車」、「相撞」。《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左手掮著個被套,右手把個大布袖子晃蕩晃蕩,在街上腳高步低的撞。」《英烈傳》第七一回:「兩邊伏兵不知多少,橫衝直撞的來;真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

3. 巧遇。《三國演義》第八回:「呂布騎馬執戟而來,正與王允撞見,便勒住馬。」《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那有這事!這不撞著拐子,就撞著強盜了。不可冤屈了平人!」

㈡ㄔㄨㄤˊ,ㄓㄨㄤˋ之讀音。

注音: ㈠(語音)ㄓㄨㄤˋ ㈡(讀音)ㄔㄨ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撞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