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戥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ㄍㄜ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dě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ěng
解釋:
  1. →戥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ěng
解釋:
參見「戥子」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í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指用來權衡小物品,刻度以釐為單位的小秤。
  2. [[動] ] 秤。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小秤,用以秤金銀、珠寶、藥品等分釐小數之物。《彙音寶鑑.卷二.經上上聲》:「戥,称銀之秤。」清.于成龍《于清端政書.卷一.羅城書.再陳粤西事宜》:「嚴革收銀用戥,以除暗加、明加之害。」《紅樓夢》第五一回:「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又稱「戥子」。

2. 小額之稱。《儒林外史》第六回:「老爹給了他二錢四分低銀子,又還扣了他二分戥頭,又叫張府裡押著他來。」

注音: ㄉ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戥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