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輈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ㄔㄜ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zhō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ōu
解釋:
[名]
古代馬車上駕駛座居中一根彎起的木頭。《文選.張衡.思玄賦》:「魂眷眷而屢顧兮,馬倚輈而徘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時馬車駕駛座居中彎起之木。《說文解字.車部》:「輈,轅也。」《詩經.秦風.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漢.張衡〈思玄賦〉:「魂眷眷而屢顧兮,馬倚輈而徘徊。」
2. 車輿。《楚辭.九歌.東君》:「駕龍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宋.梅堯臣〈和謝舍人洊震〉:「齋精潔慮祠望内,僚屬奔從無停輈。」
3. 「輈張」:
⑴強橫之狀。《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孝仁董皇后紀》:「后忿恚詈言曰:『汝今輈張,怙汝兄耶?』」唐.李賢.注:「輈張,猶彊梁也。」《晉書.卷三六.張華傳》:「功在不賞,輈張跋扈,遂搆凶逆耳。」
⑵驚懼之狀。《文選.劉琨.答盧諶詩》:「自頃輈張,困於逆亂。」唐.李善.注:「輈張,驚懼之貌也。」
4. 「鉤輈格磔」:擬聲詞。形容鷓鴣之啼聲。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詩:「正穿詰曲崎嶇路,更聽鉤輈格磔聲。」
注音: ㄓㄡ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輈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