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霓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ˇㄘㄞˇㄏㄨㄥˊㄊㄨㄥˊㄕˊㄔㄨㄒㄧㄢˋ˙ㄉㄜㄘㄞˇㄙㄜˋㄩㄢˊㄏㄨˊㄨㄞˋㄑㄩㄢㄅㄧˇㄏㄨㄥˊㄢˋㄉㄢˋㄅㄨˋㄑㄧㄥㄔㄨˇ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ㄈㄨˋㄏㄨㄥˊ」。
  2. ㄋㄧˊㄏㄨㄥˊㄉㄥㄧˋㄓㄨㄥˇㄎㄜˇㄈㄚㄔㄨㄍㄜˋㄓㄨㄥˇㄧㄢˊㄙㄜˋ˙ㄉㄜㄉㄥㄓㄨˇㄧㄠˋㄗㄨㄛˋㄨㄟˊㄍㄨㄤˇㄍㄠˋㄉㄥㄩㄥˋㄖㄨˊ:「ㄉㄠˋㄔㄨˋㄉㄡㄕˋ耀ㄧㄠˋㄧㄢˇ˙ㄉㄜㄋㄧˊㄏㄨㄥˊㄉ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與虹同時出現的彩色圓弧外圈。比虹暗淡、不清楚。 △副虹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與虹同時出現的彩色圓弧外圈。《楚辭.王襃.九懷.蓄英》:「修余兮袿衣,騎霓兮南上。」唐.杜甫〈泛溪〉詩:「練練峰上雪,纖纖雲表霓。」也稱為「副虹」。
2.姓。如明代有霓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與虹同時出現之彩色圓弧外圈。《說文解字.雨部》:「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陰氣也。」漢.王褒〈九懷.蓄英〉:「修余兮褂衣,騎霓兮南上。」唐.杜甫〈泛溪〉詩:「練練峰上雪,纖纖雲表霓。」。

2.形容彩色如霓。唐.杜甫〈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唐.岑參〈題觀樓〉詩:「羽蓋霓旌何處在,空留藥臼向人間。」

3.姓。如明代有霓濟。

4.「霓裳」:樂曲名,唐代宮廷舞曲霓裳羽衣曲之簡稱。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樂府詩集.卷五六.舞曲歌辭五.唐.王建.霓裳辭》:「仙女數百,皆素練霓衣,舞於廣庭。問其曲,曰:『霓裳羽衣』。」

注音: ㄋ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