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ˋㄒㄧㄠˇ˙ㄉㄜㄕㄨㄟˇㄌㄧㄡˊㄖㄨˊ:「ㄐㄩㄢㄌㄧㄡˊ」。
  2. ㄒㄧˋㄨㄟˊ˙ㄉㄜㄖㄨˊ:「ㄐㄩㄢㄒㄧˋ」、「ㄐㄩㄢ」、「ㄐㄩㄢㄉㄧㄍㄨㄟㄍ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ān
解釋:
  1. 細小的水流。
    【例】涓流、涓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ān
解釋:
[名]
1.細流。《說文解字.水部》:「涓,小流也。」唐.王勃〈入蜀紀行序〉:「游涓澮者,發江湖之思。」
2.姓。如漢代有涓勛。
[形]
1.細緩的、細微的。如:「涓流」、「涓塵」。《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2.清潔的。參見「涓人」、「涓潔」等條。
[動]
選擇。《文選.左思.魏都賦》:「涓吉日,陟中壇,即帝位。」《南齊書.卷一一.樂志》:「涓辰選氣,展禮恭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細流。《說文解字.水部》:「涓,小流也。」唐.王勃〈入蜀紀行詩序〉:「游涓澮者,發江湖之思。」

2. 細緩,細微。如:「涓流」、「涓塵」。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三國演義》第三回:「恨無涓埃之功,以為進見之禮。」

3. 清潔的。

⑴ 「涓人」:古代掌管宮中清潔灑掃事宜之人。《國語.吳語》:「王親獨行,屏營仿偟於山林之中,三日乃見其涓人疇。」《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陳王故涓人將軍呂臣為倉頭軍,起新陽,攻陳下之。」

⑵ 「涓潔」:清潔。《元史.卷七二.祭祀志一》:「凡與祭執事齋郎樂工,舊不設盥洗之位,殊非涓潔之道。」

4. 選擇。晉.左思〈魏都賦〉:「涓吉日,陟中壇,即帝位。」《南齊書.卷一一.樂志》:「涓辰選氣,展禮恭祇。」

5. 姓。如漢代有涓勛。

注音: ㄐㄩ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