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罾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ㄨㄤˇ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zēngzè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ēng
解釋:
[名]
四邊有支架的方形魚網。《說文解字.网部》:「罾,魚網也。」段玉裁注引顏師古曰:「形如仰繖,蓋四維而舉之。」宋.陸游《入蜀記.第三》:「漁人依石挽罾,宛如畫圖間所見。」
[動]
以網捕魚。《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注音:
漢語拼音: zèng
解釋:
參見「巴巴罾兒」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a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漁網。以數條繩索綁住網子數點,再將繩索集中吊起漁網,漁網中放誘餌再沉入水裡,一段時間後把漁網拉起,即有魚蝦困在漁網內。
  2. [[動] ] 用罾網捕魚、蝦。
同義詞: 魚罾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罾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