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恬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ㄊㄢˇㄖㄢˊㄕˋㄖㄨˊ:「ㄊㄧㄢˊㄕˋ」、「ㄊㄧㄢˊㄐㄧㄥˋ」、「ㄊㄧㄢˊㄖㄢˊ」、「ㄊㄧㄢˊㄅㄨˋㄔ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án
解釋:
  1. 安適、清靜。
    【例】恬適、恬靜
  2. 淡泊。
    【例】恬淡、恬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ián
解釋:
[形]
1.安適、安然。如:「恬適」。《淮南子.精神》:「氣志虛靜恬愉而省嗜欲。」
2.安靜、清靜。如:「恬靜」。《紅樓夢》第一○二回:「路上風恬浪靜,合家不必掛念。」
3.淡泊。如:「恬淡」。
[動]
淡漠。《韓非子.解老》:「所謂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輕恬資財也。」《晉書.卷四九.謝鯤傳》:「莫不服其遠暢,而恬於榮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ā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沉靜、無聲。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安適、安然。如:「恬適」。《說文解字.心部》:「恬,安也。」《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淮南子.精神》:「氣志虛靜恬愉而省嗜欲。」

2. 安靜、清靜。如:「恬靜」。《玉篇.心部》:「恬,安也,靜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嘗詣簡文,爾夜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紅樓夢》第一○二回:「路上風恬浪靜,合家不必掛念。」

3. 淡泊。如:「恬淡」。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紅樓夢》第一回:「因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4. 淡漠。《韓非子.解老》:「所謂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輕恬資財也。」清.王先慎.集解:「恬,淡也。」《晉書.卷四九.列傳.謝鯤》:「莫不服其遠暢,而恬於榮辱。」

注音: ㄊ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恬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