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蹁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ㄗㄨˊ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pi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ián
解釋:
[形]
1.走路腳不正。《玉篇.足部》:「蹁,足不正。」
2.泛指一般姿勢歪斜。漢.賈誼.《新書.卷六.容經》:「若夫立而技,生而蹁……,皆禁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în
又音: phiâ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因暈眩、貧血、醉酒等因素而走路不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足不正也。《說文解字.足部》:「蹁,足不正也。」《玉篇.足部》:「蹁,足不正。」
2. 拖後足馬。《說文解字.足部》:「蹁,一曰拖後足馬。」《字彙.足部》:「蹁,一曰馬拖後足。」
3. 泛指姿勢歪斜。漢.賈誼《新書.卷六.容經》:「若夫立而技,生而蹁……,皆禁也。」
4. 「蹁躚」:
⑴旋舞貌。《龍龕手鑑.足部》:「蹁,蹁躚,舞皃(貌)。」《廣韻.平聲.先韻》:「蹁,蹁躚,旋行皃(貌)。」宋.蘇東坡〈後赤壁賦〉:「夢一道士,羽衣蹁躚。」《紅樓夢》第二七回:「(寶釵)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蹁躚,十分有趣。」亦作「翩」。
⑵形容儀態曼妙。《紅樓夢》第五回:「寶玉聽了,是女子的聲音。歌音未息,早見那邊走出一個人來,蹁躚嬝娜,端的與人不同。」
注音: ㄆ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