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骳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ㄍㄨˇ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骫骳」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骫骳」:

⑴ 小腿彎曲。《集韻.去聲.寘韻》:「骳,骫骳,脛曲。」《四聲篇海.骨部》:「骳,骫骳,脛曲也。」

⑵ 委曲宛轉。《廣韻.上聲.紙韻》:「骳,屈曲也。」《字彙.骨部》:「骳,骫骳,屈曲也。」《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其文骫骳,曲隨其事,皆得其意,頗詼笑,不甚閒靡。」

⑶ 萎靡。宋.宗澤《忠簡公集.卷七.遺事》:「太平日久,人亦惰驕,骫骳不武。」《明史.卷二五○.孫承宗列傳》「以警在位之骫骳者。諸人以次獲譴,朝右聳然,而側目怨咨者亦眾矣。」《清史稿.卷四四一.列傳.孫詒經》:「先後數司文柄,深惡末學骫骳積習,擯之惟恐不遑,所得多知名士。」

注音: ㄅ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