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鴛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ㄩㄢㄧㄤ:A>ㄋㄧㄠˇㄇㄧㄥˊㄊㄧˇㄒㄧㄥˊㄐㄧㄠˋㄧㄚㄒㄧㄠˇㄒㄩㄥˊ˙ㄉㄜㄐㄧㄠˋㄩㄢ」,ㄩˇㄇㄠˊㄇㄟˇㄌㄧˋㄊㄡˊㄅㄨˋㄧㄡˇㄗˇㄏㄟㄙㄜˋ˙ㄉㄜㄩˇㄍㄨㄢㄧˋ˙ㄉㄜㄕㄤˋㄅㄨˋㄨㄟˊㄏㄨㄤˊㄏㄜˊㄙㄜˋ˙ㄉㄜㄐㄧㄠˋㄧㄤ」,ㄑㄩㄢˊㄕㄣㄨㄟˊㄘㄤㄏㄜˊㄙㄜˋㄖㄨˊ:「ㄩㄢㄧㄤㄒㄧˋㄕㄨㄟˇ」。B>ㄅㄧˇㄩˋㄈㄨㄈㄨˋㄏㄨㄛˋㄋㄢˊㄋㄩˇㄌㄧㄢˋㄖㄣˊㄖㄨˊ:「ㄊㄨㄥˊㄇㄧㄥˋㄩㄢㄧㄤ」。C>ㄉㄚㄆㄟˋㄔㄥˊㄕㄨㄤ˙ㄉㄜㄖㄨˊ:「ㄩㄢㄧㄤㄍㄨㄛ」、「ㄩㄢㄧㄤㄐㄧㄢˋ」、「ㄩㄢㄧㄤㄓㄣ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鴛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ān
解釋:
  1. →鴛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ān
解釋:
[名]
1.參見「鴛鴦」條。
2.一種鳳鳥。通「鵷」。《洛陽伽藍記.卷四.追先寺》:「鴛鸞接翼,杞梓成陰。」南北朝.范祥雍.注:「鴛與鵷通,鴛鸞皆鳳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ua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鴛鴦」:

⑴ 動物名。《說文解字.鳥部》:「鴛,鴛鴦也。」鳥綱雁形目。體小於鴨,雄者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黃褐色,雌者全體蒼褐色,棲息於池沼之上,雄曰鴛,雌曰鴦。亦稱為「匹禽」。

⑵ 因鴛鴦常偶居不離,故以鴛鴦比喻夫婦。《紅樓夢》第一回:「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裡。」

⑶ 物件成對者。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稱為「鴛鴦」。如:「鴛鴦劍」、「鴛鴦瓦」。

⑷ 詩經小雅之篇名。共四章。或亦指頌禱天子之詩。《詩經.小雅.鴛鴦》:「鴛鴦於飛,畢之羅之。」〈詩序〉:「鴛鴦,刺幽王也。」

2. 一種鳳鳥。同「鵷」。《洛陽伽藍記.卷四.追先寺》:「鴛鸞接翼,杞梓成陰。」民國.范祥雍.注:「鴛與鵷通,鴛鸞皆鳳族。」

注音: ㄩ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鴛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