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水力工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ater power engineering
作者: 賴經都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將水流所涵之能量轉換成機械能或電能,以供工業或其他能源需求之工程。水力工程領域所包括之工程項目與範圍甚為廣泛。該工程之最初起始點為能源需求之探勘、水文資料的搜集、水資源之開發、以及經濟、社會、環保各因素之考慮等。一般水力工程師需具備或探求下列之基本資料與學識:可用水量、水頭、水力公式、壩工設計、水力發電裝置之效率、水輪機之型式及其他基本要素與數據和裝置之設計須知等。實際之工程即由資料數據之系統分析開始,接著是水輪機之比較探究及其初步的選擇。水頭之適當範圍、輪機之比速、額定與極限速率、穴蝕係數等各因素亦應經過考慮。關於建立一個水力發電廠,土木工程上應該包含以下之設計:水壩之建造、取水裝置、導管系統(包括平壓塔等)、發電廠之建築物、尾水管系統。在機械工程上應包括:選擇與裝置水輪機、發電機以及其他附設機件或裝備,控制系統等。關於操作與管理等,平常有幾個政府機關擔任此種工作。在美國主要有三個機關主管建壩或水力工程之工作:美國陸軍工兵團(Corps of Engineers),墾務局(Burean of Reclamation)與田納西流域管理局(TVA)。在台灣翡翠水庫、日月潭、達見水庫等為幾個代表性的水力工程佈置實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水力工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