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鵠 - 教育百科
ˇ
播放
ˇ
部 + 7 畫 = 18 [一]gǔ[二]h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形似雁而較大,頸長,腳短。行走不便,但在水中能迅速划行,姿態優雅。能高飛,且鳴聲洪亮。
    【例】古人經常把鵠畫在靶心,藉以練習箭術。 △天鵝 ◎
  2. 比喻像鵠般伸長頸子的樣子。
    【例】鵠立、鵠候、鵠望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箭靶的中心。
    【例】中鵠、正鵠
  2. 借指目的、目標。
    【例】鵠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形似雁而較大,頸長,腳短。行走不便,但在水中能迅速划行,姿態優雅。能高飛,且鳴聲洪亮。俗稱為「天鵝」。
[副]
比喻像鵠般伸長頸子的樣子。如:「鵠立」、「鵠候」、「鵠望」。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箭靶的中心目標。如:「鵠的」、「中鵠」。《禮記.射義》:「故射者各射己之鵠。」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o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