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名實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公孫龍子〕的〔名實論〕是戰國時代公孫龍提出的一個論點,主旨在說「名」是用來稱謂「物」(實)的,應該正確的使名與實完全符合。
  公孫龍說天地和其所生的東西都是物,如果每個物都固定在本身的狀況,沒有逾越,就是物之實。若物之實就是確切本有的,沒有超脫空虛,則稱為「位」,即是界限;倘若超越了界限,就不再是位,所以確切本有的(位其位)是「正」。正是正其實、正其名;同時也可矯正那些不正的。如果名實相符,則一物之名便可指謂一物之實。如果一個名不能專指一個物的實,這個名便不能用,因為這樣的名並不確切(當),用不確切的名必然會亂。要名實相符,才算是正。
  公孫龍這篇〔名實論〕,文字並不多,卻顯示了正名的意義,即是要名以符實,才是正確的名。同時也反應出自春秋到戰國時期,有了名不符實的現象,現象是「假(ㄐㄧㄚˋ)名以亂實」。孔子也曾說:「必也正名乎!」主要的是從春秋時代霸國國君「假天子以號令諸侯」,霸君用「王權」之名以達到吞併諸侯的目的(霸國諸侯並無王權),是用了無實之名;後來又出現弒父弒君等「名不正」的事實,卻都加上一個自行曲解的名稱,以致名實更為混淆。「求名正」或「正名」成了當時有識之士急切呼籲的事。此後名實不符,使得名辭和其概念內容(實)愈去愈遠,不但內容超脫,失了如公孫龍所說的「位」,甚至又加上許多曲解,和名的本意大相逕庭,這種現象在近年更加明顯,不僅造成錯誤觀念,而且成為學識和研究的一大障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名實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