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年華會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ā nián huá hu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嘉年華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ā nián huá huì |
解釋:
嘉年華為英語carnival的音譯。天主教及東正教地區在四旬節前三天至七天內,舉行以食肉嬉戲、縱酒狂歡、縱情歌舞盛會。也稱為「狂歡節」、「謝肉祭」。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嘉年華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arnaval, Le |
作者: | 曾淑玲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獨幕芭蕾舞劇。首演時劇本及編舞由米契爾.佛金(Michel Fokine)擔綱,音樂原著舒曼(Schumann),經格拉祖諾夫(Glazunov)、林姆斯基.高沙可(Rimsky-Korsakov)、理道夫(Liadov)、車瑞普寧(Tcherepnin)以及阿倫斯基(Arensky)以管弦樂重新編曲,巴克斯特(Bakst)舞台設計。首演於1910年3月5日,在聖德堡的帕芙洛娃會場(Pavlova Hall),而且是由一家雜誌社主辦的舞會上,並非劇場式的演出。此次參與的舞者有卡薩維娜(Karsavina)、雷恩迪耶夫(Leontiev)、佛金娜(Fokina)、修樂爾(Schollar)、尼金斯卡(Nijinska)、尼金斯基(Nijinsky)及梅耶荷德(Meyerhold)。舞者均著戲劇性的服裝及戴著假面具演出。1910年5月20日,此劇由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在柏林作首次的劇場式演出之後,《嘉年華會》被視為佛金的主要作品之一。之後尚有不同團體演出不同版本的《嘉年華會》,如1933年倫敦卡瑪格協會(Carmargo Society)的版本、1940年紐約的劇場芭蕾舞團的版本、1963年西方劇場芭蕾舞團的版本、及稍後1967年蘇格蘭芭蕾舞團的版本,此版本音樂採用原著的鋼琴協奏曲。 |
|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嘉年華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