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樓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ㄌㄧㄤˇㄘㄥˊㄧˇㄕㄤˋ˙ㄉㄜㄈㄤˊㄖㄨˊ:「ㄌㄡˊㄈㄤˊ」、「ㄍㄠㄌㄡˊㄉㄚˋㄒㄧㄚˋ」、「ㄇㄛˊㄊㄧㄢㄉㄚˋㄌ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óu
解釋:
  1. 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房屋。
    【例】樓房、高樓大廈
  2. 樓房的一層。
    【例】一樓、第五樓
  3. 在樓房中的辦公室。
    【例】律師樓、寫字樓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óu
解釋:
[名]
1.兩層以上的房屋。如:「樓房」、「高樓大廈」。唐.韋莊〈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詞:「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宋.林升〈題臨安邸〉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2.樓房的一層。如:「地下樓」、「第五樓」。
3.在樓房中的辦公室。如:「律師樓」、「寫字樓」。
4.姓。如秦代有樓緩,漢代有樓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â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兩層以上的房屋。
  2. [[名] ] 指樓房的其中一層。
音讀: Lâu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兩層以上之屋宇。如:「樓房」、「洋樓」、「教學大樓」。《說文解字.木部》:「樓,重屋也。」唐.韋莊〈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詞:「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宋.林升〈題臨安邸〉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2. 指樓房之其中一層。如:「頂樓」、「第五樓」。

3. 設在高處之建築,多用於瞭望。《史記.卷四二.鄭世家》:「於是楚登解揚樓車,令呼宋。」漢.服虔.集解:「樓車所以窺望敵軍,兵法所謂『雲梯』也。」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卷一四.備城門》:「三十步置坐侯樓,樓出於堞四尺,廣三尺,廣四尺,板週三面,密傅之,夏蓋亓上。」

4. 店舖或辦公室場所。如:「銀樓」、「律師樓」。宋.戴復古〈臨江小泊〉詩:「艤舟楊柳下,一笑上茶樓。」《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當下兩人走出來,到一個酒樓上,揀了一個僻淨座頭坐下。」

5. 姓。如秦代有樓緩,漢代有樓堭。

注音: ㄌ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