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送窮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sòng qió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òng qióng
解釋:
中國傳統歲時民俗。指祭送窮鬼或窮神。日期各地有不同說法:一說在正月二十九日,即「晦日」送窮。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一三.號窮子》引《圖經》:「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一說在「人日」的前一日,即正月初六送窮。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九.送窮鬼》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另也有以正月初三為送窮日。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正月三日,人多掃積塵於箕,并加敝帚,委諸歧路以送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送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