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付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ㄠㄩˇㄐㄧˇㄩˇㄖㄨˊ:「ㄐㄧㄠㄈㄨˋ」、「ㄊㄨㄛㄈㄨˋ」、「ㄈㄨˋㄔㄨ」、「ㄈㄨˋㄓㄨㄧˊㄐㄩˋ」。
  2. ㄔㄨㄑㄧㄢˊㄎㄨㄢˇㄖㄨˊ:「ㄐㄧˇㄈㄨˋ」、「ㄈㄨˋㄎㄨㄢˇ」、「ㄧˊㄘˋㄈㄨˋㄑㄧㄥ」。
  3.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ㄥˊㄗㄨˇㄔㄥˊㄊㄠˋㄨˋㄆㄧ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ㄊㄨㄥㄈㄨˋ」。ㄖㄨˊ:「ㄧˊㄈㄨˋㄧㄢˇㄐㄧㄥˋ」、「ㄌㄧㄤˇㄈㄨˋㄨㄢˇㄎㄨ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授予、交給。
    【例】交付、託付、付出
  2. 支出錢財。
    【例】付款、付帳、繳付
  3. 對待。
    【例】應付、對付
  4. 量詞。計算成組成套物品的單位。通「副」。
    【例】一付眼鏡、二付碗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授予、交給。如:「交付」、「託付」。《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原涉傳》:「具記衣被棺木,下至飯含之物,分付諸客。」
2.支出錢財。如:「付款」、「付帳」、「繳付」。
[名]
量詞。計算成組成套物品的單位。通「副」。如:「一付眼鏡」、「兩付碗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交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授予、交給。如:「託付」。《說文解字.人部》:「付,與也。」《書經.康王之誥》:「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漢書.卷九二.遊俠傳.原涉》:「具記衣披棺木,下至飯捨之物,分付諸客。」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卿等今日先送明妃到驛中交付番使,待明日朕親出灞陵橋送餞一盃去。」

2. 支出錢財。如:「付款」、「繳付」、「支付」。《文明小史》第一六回:「正想喊堂倌付清茶錢,下樓回棧。」《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勞航芥伸手取出皮夾子要付錢,白趨賢不肯,一定要他簽字。」

3. 通「咐」。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妳妳,喚你孩兒有何分付?」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又不敢號咷悲哭,又不敢囑付丁寧。」《水滸傳》第六回:「師兄如此千萬囑付,不可推故。」

4. 量詞。計算成組成套物品之單位。通「副」。如:「一付眼鏡」、「兩付碗筷」。《水滸傳》第三八回:「戴宗便揀一付乾淨座頭,讓宋江坐了頭位。」《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卻坐又坐不安,睡又睡不穩,沒法兒只拿了一付骨牌,左一回右一回的過五關兒。」

5. 姓。如明代有付吉。

注音: ㄈ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付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