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言貫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三言貫佩是說有三句應時時謹記奉行的格言,要像把玉佩隨時佩帶在身上一樣。〔韓詩外傳.卷二〕載:曾子說過一段教人要「防患於未然」的話:對貪圖口味和逸樂的人,要教他仁愛;對於貪圖安樂、厭惡勞動的人,要教他恭敬;對好辯論而又膽小的人,要教他勇敢;對愛好美色和聲歌的人,要教他道義。這都是防止淫邪逸樂,調和心志的方法;若不在事前預防,等事情發生了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曾子就著這個意思說:有三句話是君子像隨身玉佩那樣時時服膺的,第一是不要疏遠自己人而親近外人,第二是不要自己行為不好卻責怪別人,第三是不要等禍患臨頭才呼喚上天。如〔詩經.中谷有蓷篇〕所說的:到了哭泣流淚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做人要先依原則禮法行事,分別遠近親疏,合乎倫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認為別人不當的行為,自己先不要去做,先使自己成為一個好人,是每個人最重要的修身原則。如果不分親疏之別,不知道約束自己的行為,等做出錯誤的事情,再來後悔,便無濟於事了。人們的通病往往是在事前不肯遵守原則,任意而為;又只看見了別人的缺點,卻不知道自己也有同樣的缺點,只會責怪別人,卻不知道反省自己;更常見的是,到了事後才懊悔,卻為時已晚,所以最好記住,不要做讓自己懊悔的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三言貫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