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膋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ㄖㄡˋ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liá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o
解釋:
[名]
脂肪。《詩經.小雅.信南山》:「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漢.鄭玄.箋:「膋,脂膏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腸間脂肪。《說文解字.肉部》「膫,牛腸脂也。……膋,膫或从勞省聲。」《詩經.小雅.信南山》:「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漢.鄭玄.箋:「膋,脂膏也。」《南齊書.卷四一.列傳.周顒》:「眾生之稟此形質,以畜肌膋,皆由其積壅痴迷,沉流莫反,報受穢濁,歷苦酸長。」《新唐書.卷一一.禮樂志一》:「諸太祝取肝、膋燔於爐,還尊所。」

⇒作「」形時,為@B03709

注音: ㄌㄧ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