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蚓參 - 教育百科
蚓 | |
參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蚓參Holothuria arenicola,屬於海參科 Holothuriidae,又稱沙海參。動物為臘腸形,後端較細。乳黃色,背部具有十多對小褐色斑,排成2縱列。管足稀疏,集中於腹面。背部亦具有稀疏的疣足。肛門周圍有5組細疣,每組具4~6個小疣,中間2個較大。觸手20隻,楯狀。骨針為桌形體及扣狀體,桌形體底盤緣平滑,具一中間大孔及8~12個周圍小孔,底盤介於圓形及方形間,底盤徑為50~60μ;塔部適度高,具4個立柱;塔頂有一穿孔,十多個小齒略排程方形。扣狀體長約50~70μ,一般具有3對穿孔,亦有少數具有3對以上的穿孔。疣足內支持的杆狀體中間及兩端膨大,並且具有穿孔。觸手內杆狀體兩端具有短分叉,且有許多小突起。酒精標本顏色變化小。生活在珊瑚礁海域潮間帶至水深3公尺以內的石塊下。棲所和豹斑海參相似,要搬動石塊才可發現。動物移動性非常小。 分布範圍介於印度到西太平洋之間,包括西印度群島、馬斯開里恩群島、東非及馬達加斯加、紅海、馬爾地夫地區、孟加拉灣、印度東部、澳洲北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南太平洋群島、夏威夷群島。台灣墾丁的珊瑚礁海域也有蚓參存在,但數量稀少。 |
|
知識 1: 臘腸或蠕蟲狀(Sausage like or worm like)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蚓參 | |
中文門名: | 棘皮動物門 |
中文屬名: | 海參屬 |
紀錄類別: |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海參科 |
棲所環境: | 珊瑚礁區 |
拉丁亞屬名: | Thymiosycia |
拉丁種小名: | arenicola |
拉丁屬名: | Holothuria |
中文綱名: | 海參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科名: | Holothuriidae |
拉丁門名: | Echinodermata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棘皮動物類 |
分布深度: | 1~3m 沿岸淺水區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西印度群島 |
台灣分布地點: | 墾丁珊瑚礁海域 |
中文目名: | 楯手目 |
拉丁目名: | Aspidochirotid |
拉丁綱名: | Holothuroide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蚓參 |
英文名: | Holothuria arenicola |
描述: 俗稱沙海參,英名Sand sea cucumber。身體呈香腸形,後端較細,體長大都在15至20公分間,最大可達30公分。體表呈乳白色、淡棕色、白色至乳黃色,背部具有十對左右的紅褐色小斑紋,排成二縱列,並散生著一些小疣足,有時會覆蓋著一些沙子。腹部的管足數量不多,觸手呈盾狀,共有20隻。肛門周圍有5組細疣,每組具有4至6個小疣,中間2個較大。骨針為桌形體及扣狀體。桌形體的底盤緣平滑,具有一個中間大孔及8至12個周圍小孔,底盤介於圓形及方形之間,底盤徑為50至60μ;塔部普通高,具有4個立柱;塔頂有一穿孔,十多個小齒大略排列成方形。扣狀體長約50至70μ,通常具有3對穿孔,少數具有3對以上的穿孔。疣足內支持的桿狀體中間及兩端膨大,且具有穿孔。觸手內的桿狀體兩端具有短分叉,且有許多小的突起。 |
|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幾乎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包括馬斯開里恩群島、東非、馬達加斯加、紅海、地中海的埃及、馬爾地夫、孟加拉灣、印度東部、澳洲北部、菲律賓、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臺灣、南太平洋群島、夏威夷、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墨西哥灣等地區,局部地區為普通種,臺灣地區僅在恆春半島和小琉球有記錄,數量稀少。 |
|
作者: | 陳育賢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