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一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dentity Theory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一論是唯物論(Materialism)中的一派,主張人的思想、情感和願望等心理現象只是大腦或中央神經系統的狀態或活動過程。與同一論主張完全相反的是身心二元論(Dualism),身心二元論主張心理現象與生理現象完全不同。同一論與副現象論(Epiphenomenalism)與身心平行論(Psychophysical Parallelism)也不同,後兩者主張心理現象與生理現象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關係,但同一論主張心理現象就是生理現象。
  支持同一論者認為心理現象都是腦神經現象,就像閃電的本身就是「陰陽離子快速中和放出能量」的結果,兩者的關係不是先後的關係,不是先有「陰陽離子快速中和放出能量」,然後才有閃電,而是兩者本為一件事。同一論者也常用另一個例子來說明心身同一的主張,在西方的語言中,「早晨之星」(Morning Star)和「夜晚之星」(Evening Star)指的都是水星(Venus),換言之,「早晨之星」就是「夜晚之星」,兩者原是一體;同理,心理現象和大腦神經的狀態原是一體。
  同一論遭受到的批評大致有兩方面。一是我們對大腦神經系統運作的情形並不了解,很難證明心理現象就是大腦神經系統運作的狀態;二是所謂「同一」是指兩個事件或活動是發生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但同一論者沒有辦法證明心理現象和與其對應的生理現象發生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一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