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嘍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ㄌㄡˊㄌㄨㄛˊ:A>ㄉㄠˋㄈㄟˇ˙ㄉㄜㄅㄨˋㄒㄧㄚˋㄖㄨˊ:「ㄗㄞˋㄓㄜˋㄔㄤˇㄉㄚˇㄉㄡˋㄓㄨㄥㄙˇㄕㄤ˙ㄉㄜㄉㄚˋㄉㄨㄛㄕˋㄧˋㄒㄧㄝㄌㄡˊㄌㄨㄛˊ。」B>ㄅㄧˇㄩˋㄓˊㄨˋㄉㄧ˙ㄉㄜㄒㄧㄚˋㄕㄨˇㄖㄨˊ:「ㄊㄚㄓˇㄕˋㄗㄨㄥˇㄐㄧㄥㄌㄧˇㄉㄧˇㄒㄧㄚˋ˙ㄉㄜㄧˊ˙ㄍㄜㄌㄡˊㄌㄨㄛˊㄦˊㄧˇㄅㄨˊㄧㄠˋㄊㄞˋㄨㄟˊㄋㄢˊㄊ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嘍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óu
解釋:
  1. →嘍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óu
解釋:
參見「嘍囉」條。
注音:
漢語拼音: lou
解釋:
[助]
用於句尾,表示提醒注意或語氣完結。如:「下雨嘍!」、「放學嘍!」、「下班嘍!」、「散會嘍!」、「吃飯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嗹嘍」:煩亂貌。《廣韻.上聲.厚韻》:「嘍,嗹嘍,煩皃。」

2. 「嘍嘍」:鳥鳴聲。唐.韋應物〈燕啣泥〉:「啣泥燕,聲嘍嘍,尾涎涎,秋去何所歸,春來復相見。」

3. 「嘍囉」:

⑴ 聰明幹練、伶俐。唐.盧仝〈寄男抱孫〉詩:「嘍囉兒讀書,何異摧枯朽。」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剷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嘍囉,請起來波小哥。」亦作「婁羅」、「僂儸」、「樓羅」。

⑵ 盜匪之部下。《水滸傳》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人,紮下個山寨在上面,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囉,有百十匹好馬。」亦作「婁羅」、「僂儸。」

⑶ 擾亂、喧鬧。明.劉基〈送友人分題得鶴山〉詩:「前飛烏鳶後駕鵝,啄腥爭腐聲嘍囉。」清.洪昇 《長生殿·冥追》:「惡噷噷一場嘍囉,亂匆匆一生結果。」

4. 用於句尾,表示提醒注意或語氣完結。如:「下雨嘍!」、「放學嘍!」、「下班嘍!」、「散會嘍!」、「吃飯嘍!」

注音: ㄌ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