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頭細棘鰕虎 - 教育百科
圓 | |
頭 | |
細 | |
棘 | |
鰕 | |
虎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圓頭細棘鰕虎 |
英文名: | Acentrogobius ocyurus |
描述: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10。臀鰭:Ⅰ/ 8~9;胸鰭:17~18;腹鰭:Ⅰ/ 5;尾鰭:17~18。縱列鱗 23~24;橫列鱗 8~9;背鰭前鱗 6。鰓耙1~2+8~9。體長為體高的4.1~4.7倍;為頭長的3.6~4.1倍。頭長為吻長的5.0~5.6倍;為眼徑的2.7~3.1倍;眼間距的10~10.4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8~2.1倍。體延長,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高。頭大,圓鈍,頭部具有6個感覺管孔。吻鈍。眼中大。眼下緣無放射狀感覺乳突線,僅具有1條斜向前方的感覺乳突線,臉頰具有2條水平狀的感覺乳突線,其中間具有數條橫行而且長短不一的感覺乳突線。兩眼間隔狹窄,內凹。鼻孔每側兩個,分離:前鼻孔圓形,呈短管狀;後鼻孔圓刑,位於眼睛的前方。口中大,前位,下頜稍突出上頜,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睛前緣或稍後。上、下頜齒呈絨毛狀,外列牙齒形狀較大,下頜齒最後一齒最大且彎向後方。唇厚。舌游離。鰓孔中大,向下深達胸鰭的前下方,前鰓蓋骨後緣無棘,有3個感覺管孔,鰓蓋上方具有3個感覺管孔。鰓被架5條。鰓耙粗短,呈扁三角形。魚體佈有中等大的櫛鱗,頸、胸鰭基部、胸部有中大圓鱗,頸部的圓鱗向前延伸到達眼後緣。臉頰、鰓蓋無鱗。無側線。背鰭2個:第1背鰭起於胸鰭基部後上方,棘柔軟,第3棘呈絲狀延長,後端可延伸到第2背鰭的第4鰭條;第2背鰭基底較長,平放時幾乎延伸至尾鰭基部。臀鰭起點在第2背鰭的第1、2鰭條基部的下方,平放時,臀鰭末端幾乎延伸至尾鰭基部。胸鰭尖圓形,下側位,胸鰭長大於頭長。腹鰭稍短,起於胸鰭基部下方,基底小於腹鰭全長的1/2,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個圓型吸盤。尾鰭後緣圓鈍,尾鰭長大於頭長。約為頭長的1.2倍。酒精保存的魚體標本的身體為灰棕色,體側具有7~8條灰褐色橫帶,並隱約具有1條黑色細縱帶,體側上半部的鱗片大都有暗褐色邊緣。各鰭為深灰色,第一背鰭的第一至第三棘基部具有1個圓形黑斑,鰭緣亦具1個圓形黑斑;第二背鰭棘條與第一鰭條基部具有1個圓形黑斑;胸鰭基部上方具有1圓形深灰色斑點;尾鰭基部具有1個較大的三角形暗斑。鰓蓋具2個深灰色斑點。速泳捷鰕虎(Drombus ocyurus)為同種異名。(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
|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南海、菲律賓、臺灣及澳洲等。臺灣分布於西南部。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