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圖書館素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brary literacy
作者: 于第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圖書館素養是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的相關名詞,乃指一個人使用圖書館各種服務的能力,也就是知道如何使用圖書館各式資源、設施與服務的技能,例如館藏目錄的查詢、參考資源的使用、電子資料庫的檢索、以及館際互借的申請等。圖書館利用指導(library instruction)或圖書館利用教育(library education)應是培養讀者具備圖書館素養的主要工作,可透過圖書館實體巡禮、線上導覽系統、各式推廣活動、開設圖書館利用課程、以及融入其他課程等方式實施。其實施內容則包括:介紹圖書館的實體環境、服務項目、設備功能、各式規章辦法、資料的分類與排架、線上公用目錄、電子資源檢索、資訊倫理與著作權概念等。除此之外,圖書館素養更應幫助讀者(特別是大學生或研究生)能夠有效的進行獨立研究,也就是培養讀者的獨立研究技能。Lubans則特別強調,大學生具備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建議圖書館素養的指導內容中,應可加入批判性思考概念的訓練,例如:對資訊來源(例如:出版社、作者與作品等)權威性的評鑑、對資訊的批判、以及對資訊提出質疑等能力的培養。依Lubans的看法,圖書館素養比起一般所認知的圖書館利用技能範疇更為廣泛與深入,足以為讀者的終身學習能力奠立基礎。 Lubans, J., Jr. (1983). Library literacy. RQ, 23(2), 339-342.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35,1-25。
參考資料:
Lubans, J., Jr. (1983). Library literacy. RQ, 23(2), 339-342.李德竹(2000)。資訊素養的意義、內涵與演變。圖書與資訊學刊,35,1-25。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書館素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